本期的封面大家是否有点眼熟,图片取自1990年香港电影《龙凤茶楼》的场景。
有留意香港电影的朋友应该不难发现,我们经常能在电影里看到茶楼、酒楼的场景,不管是各种就餐、摆宴的饮食场面,还是家庭、恋爱、谈判、甚至血拼的情节需求。大人物,小市井,茶楼仿佛天生就是一个适合讲故事的地方。
昔日,香港被称为“东方好莱坞”,是华语电影的先驱力量,电影输出旺盛,海外通过香港电影开始认识了不同的东方文化,如茶楼文化等。今天,中式茶楼也开到了国外,对于海外华人而言,在异乡还能接触到熟悉的茶楼饮食,这不仅是一种民俗、更带有一份乡情与归属。
1987年《富贵逼人》
香洲商埠1991《新精武门》
没错,本次凡空间的设计主角就是一间酒楼,让我们先将历史的巨轮转回珠海。
1909年,香洲开埠,在当时强有力的政策及模式创新光芒下,这片仅有七百亩的土地, 在一年时间里就建起了25条市街马路,1600余间的大小商铺,浮现一片繁荣昌盛。1911年,晚清政府钦定朝阳路与凤凰路交叉口一带的香洲埠为自由港,并被辟为60年无税口岸。
香洲开埠后呈现过一时的风华,虽后来因各种阻碍而变得衰落,但不能磨灭这是香洲历史上浓重的一笔,一种大无畏的敢为先。
香洲商埠
位于老香洲凤凰北路上的新怡鱼翅海鲜酒楼(以下简称“新怡酒楼”)没有赶上那段跌宕的历史,但作为一间已经营超过20年的老牌酒楼而言,老香洲们对其应该不陌生,初时名唤海怡,中途曾易手更名,但酒楼的面貌及大部分人与事都保留了下来,在不少老街坊心中,对这里还是有着习惯性的熟悉感。
改革开放前曾有句关于香洲的老话,“一间百货,一个红绿灯,一条马路”,“一间百货”指的就是凤凰路上的香洲百货,香洲百货1954年开始营业,在当时是标志性的存在,但经历时间的洗礼,面对层出不穷的各式大型商超,香洲百货的趋于平淡仿佛告诉了大家,这就是市场的选择。
新怡酒楼将来会有怎样的走向,未有标准的答案,虽然已有多年的经营经验,主打街坊生意,拥有固定的本地客源,但面对市场环境的更新冲击、行业的竞争加剧,新怡酒楼产生了想改变的念头。
自我博弈亦随之而来,作为一间经营多年的酒楼,面貌变了,甚至店名亦不复存在,对于老街坊来说,这是否为一种“背离”。纵使店内的经营环境不复往年光鲜,但是否就能这样干脆的“换新”。
大部分人总是念旧的,一桌一椅,一砖一瓦,没有什么珍贵,却也不卑微 。
但有时,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更好的保留。
凡空间设计:新怡鱼翅海鲜酒楼&酒店规划设计
项目规模:酒楼部分约1660㎡;酒店部分约1000㎡。
项目概况:项目位于凤凰北路2061号怡得大厦,是一栋6层高的建筑,日后计划1-3层经营酒楼,5-6层经营酒店。
改变需要勇气,原规模只有一、二层的新怡酒楼决定首先从空间上扩展,新增三层区域,增大酒楼经营面积,同时将五六层规划为酒店,计划将“食”和“住”进行经营融合。
我们与甲方的首次正式接触从一顿午茶开始,午间的新怡酒楼非常热闹,大多数是周边居民及酒楼熟客,熟悉的“广东话”一直不绝于耳,有着浓厚的传统茶市氛围。
这不禁让人想起小时候喝早茶的场景,那时还是传统的“推车仔”、“一盅两件”,连甜品上插着的一把伞签都能让小孩儿开心不已,周末一家人去叹早茶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。
|旧时茶楼的点心车
这样一个合家欢的就餐空间应该是舒适、开怀、让人愉悦的,但通过现场观察我们发现,目前酒楼因空间布局上的局促,使场地易产生凌乱感,在动线及功能区间的优化上有很大的进步空间。而多年前的装修设计在今天看来不仅是视觉效果上需要提升、更重要的是空间功能的优化,简单而言,需要更实用、好用,符合酒楼发展的经营需求。
|新怡酒楼内部现状
| 设计之脑力风暴 |
保留酒楼的经营文化基底
“早茶文化”。目前酒楼经营虽呈多样化发展,早茶只作为经营的其中一部分,但这是酒楼的“根”,拥有着无形的归属感 。作为广东特有的饮食文化,应加以拥护。
“渔业&海鲜文化”。新怡酒楼拥有一个显著的经营优势,经营者的家族自80年代起经营渔船业,与珠海共同成长,见证兴衰,酒楼的大部分海鲜食材均由自家渔船捕捞,具有出品优势。
因此,在空间设计上应保留以上两种文化的呈现,选择合适的设计手法向外界传达。
外观优化构想
酒楼所处的怡得大厦是1990年兴建的建筑,位于凤凰北路马路旁,地段及视野位置较佳,本次设计将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整体改造,重新设计门头,特别注意招牌、橱窗及窗户的处理。建筑东南方向的斜面临近凤凰北路主干道,将作为主要立面,融合有辨识性的招牌及VI导视设计。通过对该路段建筑的考察,我们认为其有一定实力成为区域内的标志性建筑。
|建筑外观现貌
|概念意向构想
空间布局构想
一字,和。
时和:从早午晚茶市/饭市到宵夜,新怡酒楼从早上7:00营业至凌晨02:00,实际上不同经营时段的餐品提供、客户群体、消费习惯、餐饮氛围都会有所区别,而空间是基本不变的,因此在风格选择上需要具备调和之美,不以单一的显眼风格作为主打。
地和:当处于日常饭市场景时,宴会厅就是大厅;当处于宴会场景时,大厅就是宴会厅。两者在现场环境的配合上有不同要求,因此,在布局时需兼顾不同情况的使用需求,如对宴会模式时需配备的接待前区,舞台,操作间等区间设有预见性。
人和:从顾客进入酒楼开始,首先需要有流畅的人流动线、空间导视,落座后拥有良好的景观视线,舒适的空间体验,再结合人性化的经营服务,这是餐饮空间基本而十分重要的要求。
空间色彩&风格构想
什么颜色感性而清澈?——蓝色
我们构想中的空间将自然渗透出蓝色,拥有一股清新的海洋气息,不需要大片的海蓝,而是由不同的青蓝、灰蓝、艳蓝加以点缀,整体艺术唯美,作为空间的提亮色彩。
同时,色彩轮廓有时以色块形态体现,也会如水墨状态一般,勾勒出山海一体的山脉水纹轮廓。
剩余空间大量运用黑白灰,配以灰色的金属及灰木材质,令人感受到空间的沉淀,更加耐看。
新怡酒楼作为粤式酒楼,承载着广式餐饮中关于早茶、海鲜特色的发展使命,这让我们联想到十九世纪末,在我国开始出现的欧亚混杂式南洋装饰风格,其在广东地区的影响十分突出,香洲开埠时亦兴建了125栋两层特色小洋楼。当时受到西方文化融合,还衍生出了多种特色的审美思潮,如中式材料的的西化应用等。
作为一个切入点,我们期望新怡酒楼从时光中找出这份浓缩,结合东方审美,尝试将大量传统的工艺手法与材料运用到当代的设计中,如传统的水磨面、天然石材、马赛克、外墙砖等,这作为一种带有传承意味的尝试与探索,但一切点到即止,仅取其精髓。
我们或许有宏图的大志,或许只想平顺的过好小日子,新怡酒楼最理想的状态是扮演好一个餐饮空间的角色,以饮食的方式为生活提供一种生生不息,一种简单的美满,一种平淡的幸福。
这是设计前期理想化的构想,接下来的实际设计是顺着最初的设计脉络前行,还是在中途发生转向、变化,目前仍未得知。
这是一份美好的愿景,我们将努力加以实现。
当一切落成,新怡已不叫新怡。
但必定是一个崭新的开始。